渤海大学与中软国际教育共建大数据产业学院,以创新的"校企双主体"育人模式,共同打造高素质大数据人才培养高地。通过独具特色的培养体系,学生在完成校内两年半的理论学习后,于大三第二学期进入中软国际教育大连基地进行项目实训,最终实现高质量就业。2025年,参加实训的学生就业表现亮眼,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双攀升,多数毕业生薪资达8000-9000元,充分彰显了产教融合的育人成效。
校方精心培育,夯实成才根基
在校学习期间,学院构建了"基础夯实、专业强化、实践提升"的三阶递进式课程体系。教学团队创新采用"项目引领、任务驱动"的教学模式,将企业真实案例融入课堂教学,通过组织课程项目实践、学科竞赛、创新训练等活动,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。学院还实施"学业导师+辅导员"双轨制管理,为每位学生建立成长档案,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和职业规划,确保人才培养质量。
企业实战淬炼,提升专业技能
进入实训阶段,中软国际教育为学生提供完善的企业级开发环境和实战平台。企业选派具备多年项目经验的技术专家担任导师,采用"师徒制"培养模式,指导学生参与完整的项目开发流程。针对行业技术需求,重点强化数据采集与处理、数据分析与挖掘、大数据平台开发等核心技能训练,使学生的技术水平和项目实战能力在短期内得到显著提升。
就业全程护航,助力职业启航
校企双方共同构建了"教学-实训-就业"一体化服务体系。中软国际教育开设了系统的职业能力提升课程,包含简历制作、面试技巧、职业素养、职场适应等内容,并定期组织企业招聘双选会和专场推介活动。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与企业保持紧密协作,建立学生就业动态跟踪机制,提供精准就业指导和岗位推荐,为每位学生量身打造就业方案。
协同育人结硕果,产教融合见成效
通过校方前期的精心培养和企业后期的实战锤炼,学生既掌握了扎实的理论基础,又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,在就业市场上展现出强劲竞争力。这一成果得益于渤海大学与中软国际教育的深度协作和共同努力,体现出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性和实效性。
未来,校企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,创新人才培养机制,为大数据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,助力学生实现职业理想,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。